猪棘球蚴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?

猪棘球蚴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-鞭节绦虫(A.tm),又称囊尾蚴和筒状绦虫,是一种多见、危害严峻的人畜共患寄天性原虫病。

猪棘球蚴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?

临床症状:感染后数天内可出现体温上升到41°C左右,食欲减退或废绝;精神沉闷或昏睡状况;下痢或便秘交替产生,粪便中混有血液及黏膜碎片;呼吸艰难,气喘呈腹式而胸前气喘。有的病例出现神经症状以至全身麻木,最终因衰竭死亡。

诊断方式:确诊需要实验室检查,取新鲜肝脏、脾肿大出血点做触摸样试验,亦可用立即接种无菌生理盐水制成悬液。

防治措施:

1强化检疫工作。对阳性的属猪要立即扑杀深埋,禁止利用使用,尸体会作高温煮熟解决。死胎以及分泌物等不可食用的部分应销毁,严禁上市。屠宰时需要完全消毒。对被囊尾蚴污染的地方,运用3%苛性钠溶液喷洒,或用2%氢氧化钠、4%福尔马林熏蒸。

2驱除各种各样中间宿主及其消灭传染源是防范本病的关键措施之一,可选用以下药物进行驱赶:1左旋咪唑。按每千克体重15mg-15μg一次口服或注射,效果较好。2甲苯脒。按20mg-30mg/kg一次皮下注射。3伊维菌素。按10mg-1mg/kg肌肉注射。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作者对文中所陈述的原创性、真实性以及相关内容的准确性未经本站证实。本站不对本文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和原创性提供任何保证或承诺。读者应仅将本文作为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的准确性。